上海和黄药业有一款独家产品——麝香保心丸★,属于国家保密独家品种★★,1981年开始上市销售。
公司另外两款在售的小分子肿瘤药——索凡替尼、赛沃替尼各有进展,2024年上半年分别销售2540万美元、2590万美元,增长均超过一成。
“包括各种出售和股权资本市场选择方案。★★★”官方也已在2023年报中预告★★★,将探索上海和黄药业的价值变现。
2023年★,上海和黄药业的营收27亿元,2024年截至10月底,营收24★.6亿元★★。
索凡替尼用于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瘤,暂无出海或者BD动作,但在国内占有21%的市场份额,与多款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正在进行中★★。
此外,上海和黄药业的胆宁片已实现在加拿大的注册、认证和出口,有望为上海医药的中药板块的海外布局提供助力★★。
按照协议,上海医药拟以自有资金9.95亿元★★,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%股权,其持股比例增至60%★★★。
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解释★★★,从交易金额看★★,李嘉诚卖掉的这间★“中药铺”,能拿到百亿定价,在于有核心产品和赚钱能力。
2023年,上海和黄净利6.63亿元,占上海医药同期净利润的12.84%。交易完成之后★,上药将可实施并表。
另一款药他泽司他,于2024年在香港地区获批用于治疗三线年将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。
用10亿元现金,换取上海和黄药业的控制权★,对于上海医药来说,也是一笔好买卖。
“一边是中药,一边是西药,对资本市场来说★★,两边的价值很难在一个估值逻辑里体现★★★。”
这不是李家第一次出售中药业务★,4年前,其就割舍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的全部股权。
而且,麝香保心丸是年销售额近30亿元的心脑血管基础用药★★,上海医药在该领域也拥有冠心宁片、银杏酮酯系列、养心氏片等年销售额过亿的中药品种,可借鉴其成功经验。
同时★,金浦健服拟以34.83亿元收购35%股权,李嘉诚一方则保留5%的间接股权★★。
上海和黄药业有近2300余人的专业学术推广团队,在县域等下沉市场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,有助于自家中药存量品种在下沉市场的销售★。
一位医药并购分析师对记者表示,以前和黄会吸引一批中药投资人,现在创新管线跑出来了,切割才是更好的做法。
至2024年6月,和黄医药账上的现金高达8亿美元,此次又进账45亿元,李家药铺现金充裕。
1月1日,由李家控股的和黄医药发出公告,将出售子公司上海和黄药业45%的股权★★。接盘方是合资股东上海医药,及其联合方金浦健服。
2024年上半年,呋喹替尼在国内销售额是6100万美元★,在海外卖出了1★★★.305亿美元,超过了国内一年的成绩。
据李嘉诚一方披露★,交易设有三年过渡期,上海和黄药业的总经理将由和黄医药推荐,并向金浦健服投资管理保证,其净利润至少每年约5%的增长。
“从交易性质看,外资逐步退出,国资联合产业基金控股★★,已经成为这两年中药企业的趋势。”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,★★“产业+基金”的并购模式★★,可降低风险。
按照中报的预估数据★,其全年肿瘤和免疫业务的综合收入预计约3-4亿美元,已上市的肿瘤产品收入★★,预计增长30%-50%★★★。
李嘉诚将和黄医药的核心业务,定为发现、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疾病的药物和疗法,此次变现意在进优化其资本和债务结构★★★,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。
目前★★,李家掌控的和黄医药,有3款创新药在国内获批,分别为呋喹替尼、索凡替尼、赛沃替尼★★★。
“上海和黄药业是一家拥有深厚根基的企业★★★,多年来已为和黄医药带来超过3★.7亿美元的股息,我们对其未来的成长前景继续充满信心。★★”
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,上海医药与和黄医药各持股50%,是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。
2023年初,武田制药看好呋喹替尼的潜力★,以11.3亿美元的总里程碑款项★★★,获得其独家海外商业化权益,首付款高达4亿美元。
赛沃替尼则是国内获批的首个选择性MET抑制剂,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是公司首款License-out的创新药,早在2011年就将全球化权益出售给了阿斯利康★★。
打开海外市场,李嘉诚家族的创新药之路变得更宽了★★。有机构预计★★★,呋喹替尼的海外销售峰值有望超15亿美元。
2024年上半年,和黄的肿瘤产品营收1★★.687亿美元,同比增长超过六成,净收益2580万美元★★★。
这是中国治疗冠心病适应证的第二大中成处方药,市占率超过两成,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。
1月2日,其与阿斯利康泰瑞沙®的联合用药上市申请,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优先审评,有望解决EGFR抑制剂耐药问题,提供全口服、免化疗的治疗选择。
1月18日-19日,抖音电商流量破局大课将在杭州举办。届时,白小T品牌创始人张勇会分享他如何用3年时间将白小T从0做到年销10亿+的实战经验。
和黄医药主席艾乐德博士表示利来老牌国际官方入口,未来将充分发挥在癌症领域的研究优势,开发高效的创新疗法★★。
其中★★★,呋喹替尼是公司的拳头产品,是首款治疗晚期直肠癌的国产创新药★★,2023年在国内的销售额约1.2亿美元★★。